為充分發(fā)揮中醫(yī)藥在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積極作用,近日我院組織專家,借鑒幾千年中醫(yī)藥防治傳染病經驗,省內外預防診治經驗,分析今年的疫情特點,結合我市的地域和氣候情況,擬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建議方案,請在醫(yī)生指導下參考使用,如有流感樣癥狀請及時就醫(yī)。
日常調理
一、“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”,生活有規(guī)律,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,保證充足的睡眠。時值大寒季節(jié),應注意收藏陽氣。立春以后,萬物復蘇,《素問?四氣調神大論》云:“春三月,此謂發(fā)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...”,則應早睡早起,適當勞作。
二、“虛邪賊風避之有時”,注意保暖防寒,特別要注意頭、頸部、背部和腳等部位的保暖,增強御寒能力。盡量少去人多且封閉的場所,減少聚集,外出戴口罩,勤洗手。據(jù)專家介紹,今年的疫情與濕、冷氣候有關,注意保持室內干燥,溫暖,通風。陰雨天氣可使用空調暖氣、除濕等功能。

三、“法于陰陽,和于術數(shù)”,堅持體育鍛煉,可選擇八段錦、太極拳等運動,滋陰助陽、培元補氣、疏通經絡,提高人體的防御能力。
四、“飲食有節(jié)”: 宜進食溫熱易消化食物,適當飲水,避免饑飽失常,過食生冷及肥甘厚膩之品,保持胃腸道功能正常狀態(tài)。

五、“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”,調暢情志,該疾病可防可控,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,心情舒暢,避免恐慌。
中藥的預防
食療
健脾化濕食材:赤小豆、綠豆、薏苡仁、淮山、芡實、荸薺、紅棗等煲湯或打碎煮成漿。
感風寒,畏冷、流清涕者,可用紅糖+生姜煮沸代茶飲。
多吃大蒜、蔥、姜、芹菜、韭菜等辛散之品,可散寒、祛濕、健胃。
不同體質調理方案
氣虛體質 表現(xiàn)少氣,疲倦等。煲湯食材可選擇胡蘿卜、香菇、馬鈴薯,山藥等。藥膳湯以補氣為主,可選擇黨參、黃芪等,如西洋參燉雞湯等。
陽虛體質 表現(xiàn)手腳涼,怕冷等。
煲湯食材包括羊肉、雞肉、帶魚、豬肚、核桃、板栗、蝦等,藥膳湯以溫補脾腎陽氣為主,如選用巴戟天、鹿茸、干姜等,藥膳如:當歸生姜羊肉湯,豬肚燉胡椒等。
濕熱體質 表現(xiàn)長痘,口舌生瘡,煩躁易怒等。
煲湯食材包括綠豆、冬瓜、蓮藕、豆腐等。藥膳湯以清淡、清熱為原則,可選擇薏苡仁、蓮子、茯苓等。
痰濕體質 表現(xiàn)腹部肥滿,胸悶,痰多,身體困重等。
煲湯食材包括山藥、蘿卜、荸薺、洋蔥、紫菜、海帶等。藥膳湯以健脾、化濕、通利三焦為主,可選黨參、薏苡仁、赤小豆等,如山藥燉母鴨、豬肚燉蓮子。
外治法
一、艾灸神闕、關元、中脘、大椎、肺俞、足三里等穴位懸灸,每次時間15分鐘到30分鐘,每日1次,可以溫陽散寒除濕、調理脾胃,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。艾灸時應距皮膚2-5cm,避免皮膚燙傷。
二、香囊
[處方一]羌活3克、柴胡3克、藿香3克、蒼術3克、細辛3克、吳茱萸3克
[處方二]佩蘭8克、防風3克、荊芥3克、薄荷3克、蒼術3克、高良姜3克、石菖蒲3克、冰片2克
中藥打粉,研成細末,裝入布袋內,掛佩在胸前,時時用鼻聞之;也可放置枕頭旁,汽車內。

三、足?。?/SPAN>艾葉20克、花椒少許、生姜4片
用法:中藥足浴一般使用木質材料泡腳桶,以上藥煮水泡足20分鐘,水溫以38-45度為宜,避免燙傷,深度至少沒過腳踝到小腿為佳,以微微出汗為度;泡腳時可適當配合腳底、足背穴位按壓,每日1次,連續(xù)使用1周。平時可以直接用溫水足浴。糖尿病患者慎用。
四、蒼辛油搽鼻
成分:蒼耳子、辛夷、香油等。
功效:芳香辟穢、散寒解毒、宣通肺氣。
用法:用棉簽蘸少許涂抹鼻腔,每日2-3次,引起發(fā)嚏為正常反應。
五、穴位按摩
按摩關元、氣海、足三里、中脘、涌泉、迎香、風池等穴位,每次點按10余遍,每日2-3次??墒柰ń浗j,調暢氣血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
六、 熏香法
艾葉具有散寒、除濕、殺蟲、除菌的功能。關閉房間,將艾葉100-150克放在金屬臉盆里,點燃,熏10-15分鐘。也可用艾條、艾絨等代替。注:注意安全,避免著火。艾葉氣味濃厚,注意移走毛毯、棉被等吸附性強的衣物,熏艾時應避免人在房間內,待開窗通風后再進入,特別是有哮喘的患者。

中醫(yī)導引術
八段錦、太極拳、六字訣、五禽戲等功法身心并練、內外兼修、調和氣血、同時還可以調節(jié)緊張的情緒,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