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氣虧虛,飲食、情志、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濁、瘀血、氣滯、寒凝痹阻心脈,以膻中或左胸部發(fā)作性憋悶、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。
????胸痹心痛的常見癥狀 |
心前區(qū)或胸骨處突發(fā)憋悶而痛,疼痛性質為灼痛、絞痛、刺痛或隱痛、含糊不清的不適感等,疼痛常可放射至肩背、前臂、咽喉、胃脘部等。持續(xù)時間一般幾秒至數十分鐘,經休息或服藥后可迅速緩解。
????胸痹心痛的中醫(yī)治療 |
(一)內服藥物方法 |
1.中藥湯劑一般飯后溫服。
2.活血化瘀類中成藥宜飯后服用,如通心絡膠囊、血栓通膠囊等。
3.寧心安神類藥睡前半小時服用,如棗仁寧心膠囊、琥珀粉等。
4.補益類藥飯前服用,如滋心陰口服液、補心氣口服液等。
(二)中醫(yī)特色治療 |
耳穴是耳廓外部與人體內臟相對應的穴位。耳穴貼壓具有安全、無創(chuàng)、持續(xù)刺激等優(yōu)點,科室制定了一系列辨證處方,選取心、神門、交感等特定穴位,在胸痹心痛、失眠等治療中效果顯著。
耳穴壓豆
?

2中藥穴位貼敷:
穴位貼敷是把藥物研成細末,用輔料調成糊狀,貼敷患處,治療疾病的穴位療法,作用直接、用藥安全、療效確切、無創(chuàng)無痛,廣泛用于緩解心絞痛的發(fā)作。
3穴位按摩:
穴位按摩是以按摩手法來防病治病的手段。取穴內關、神門、心俞等穴位,激發(fā)經絡之氣,達到改善胸悶、胸痛、失眠、頭痛等癥狀的目的。

4中藥熏洗:
中藥熏洗是中醫(yī)重要的外治法之一。選用當歸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,煎熬成湯液,放入足浴盆中,熏蒸足部約10分鐘,使中藥的有效成份循環(huán)至全身經絡臟腑,達到內病外治,上病下治的作用,防治各種心血管疾病,輔助調整血脂、血壓。
5艾灸療法:
艾灸療法是用艾炷或艾條放置在體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燃燒,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,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將藥物作用透入肌膚、深入臟腑、溫通經絡、扶正祛邪,增強抗病能力、保健強身??剖乙M“隨身灸療盒”,方便美觀,特配5年艾柱,主要用以配合治療陽氣虛弱、經絡不暢引起的胸痹心痛。
健康指導 |
1.避免勞累、飽餐、情緒激動、寒冷、便秘、感染等誘發(fā)因素,戒煙限酒。
2.寒性體質者,宜食溫陽之品,如龍眼肉、羊肉、韭菜、干姜、大蒜。
3.氣滯血瘀者,宜食行氣活血之品,如山藥、白蘿卜、山楂、桃仁、木耳等;少食紅薯、豆?jié){等壅阻氣機之品。